初春的北京绿意盎然,阳光明媚。
3月23日至3月24日举行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吸引了国内外诸多政界、商界和学术界人士参会。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国际形势,携手应对挑战已经成为参会嘉宾的共识。
近年来,英国与中国在商业合作上的前景如何?英国企业如何看待中国的商业前景?对中英贸易有什么期待?就上述问题,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在会议间隙独家专访了英中贸易协会会长古沛勤。
中国经济时报:您如何看待英国与中国在商业合作上的前景?
古沛勤:我对此非常乐观。2024年7月英国新政府上台以来,就致力于与中国保持接触。我们的斯塔默首相与习近平主席已进行了两次非常有成效的对话。我们的外交大臣去年到访中国,财政大臣今年1月到访中国,能源大臣上周刚刚结束对中国的访问。
这只是两国政治、经济、商业、文化、教育关系实质性改善的开端,对我们两国都很重要,双方都追求增长,在经济领域互补。中国是制造业中心并掌握未来科技,英国则在金融服务、保险、财富管理等专业服务,以及制药和奢侈品领域具有优势。两国经济正形成高度契合的合作格局,这一前景意义重大且令人振奋。
中国经济时报:据您了解,英国企业如何看待在中国的商业合作前景?
古沛勤:在华的英国企业非常希望继续加大投资,我们已在中国投资了50亿英镑,同时,英国企业也希望扩大对华出口,包括制药、专业服务、奢侈品,比如路虎揽胜和巴宝莉大衣。
最特别的是,我们向中国出口了一些猪蹄、猪头,这对英国农民是利好,也让中国消费者能享用到这些美味。在英国,我们不习惯吃这些。这种互利交换显然对两国都有益处。
中国经济时报:您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主要关注哪些信息?
古沛勤:我关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是因为这里汇集了坚信中国与世界互动关系重要性的人。中国已经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引领着未来科技发展,拥有强劲的增长势头,并坚持全球化理念,很显然我们需要参与其中。这是关键时机下的一次重要的会议。
中国经济时报:您对未来中英贸易关系的发展有哪些期待?
古沛勤:过去一段时间以来,我们启动了一系列对话。今年1月我们举行了中英经济财金对话,最近两周开展了能源资源对话,还计划进行教育对话。
有趣的是,以前大使馆常常抱怨访客太少,但中国驻伦敦大使馆和英国驻华大使馆现在却表示,访问团组“多到应接不暇”,双向交流频繁,代表团往来不断,这对双方都极为有利。
2024年我见到了李强总理,对我们来说,像这样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进行会谈是十分轻松愉快的,最终是为了促进未来商业发展、推动经济变革,深化文化与教育交流。两国互动的核心始终是增进人民的健康、财富与福祉。最终都是为了两国人民。英国有20万中国留学生,他们是英国的伙伴,也是两国关系的纽带。对此,我非常乐观且充满信心。